导读:2024年气体吸附类仪器设备中标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大专院校以74.2%采购金额领跑需求,国产品牌表现强劲,中标数量占比42.3%,贝士德在多个品类居首。
买家单位分布:大专院校强势领航
图1. 2024年气体吸附类仪器设备买家单位类型分布(金额口径)
品牌分布:国产品牌势头强劲
图2. 2024年气体吸附类仪器设备中标品牌地区分布(数量口径)
图3. 2024年气体吸附类仪器设备中标品牌地区分布(金额口径)
图4. 2024年气体吸附类仪器设备中标仪器品类分布(数量口径)
如图4所示,为按照数量占比统计的2024年气体吸附类仪器设备中标仪器品类分布情况,其中,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表现抢眼,其占比高达59.3%,超过了2024年气体吸附类仪器设备中标总数的一半,足以看出该仪器在气体吸附类仪器设备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和广泛应用。
图5. 2024年不同品类气体吸附类仪器设备平均中标单价
进一步分析不同品类气体吸附类仪器设备的平均中标单价,可以发现,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平均中标单价相对适中,为45.6万元。这得益于其技术的成熟度,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市场验证,该仪器的生产工艺已相对稳定。
高压吸附分析仪的平均中标单价为72.3万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源于该设备对可靠性的特殊要求。
穿透曲线分析仪平均中标单价为 85.0 万元,因其部分中标价格包含了在线质谱,所以平均单价较高。穿透曲线分析仪技术复杂度较高,在碳捕集、环保行业尾气处理、新能源领域等中的吸附剂的性能评估和工艺参数评价中应用广泛。
蒸气吸附分析仪的平均中标单价为100.9万元,该类型包含了重量法和容量法两种原理的气体蒸气吸附分析仪,重量法原理的吸附仪价格较高,所以使其平均单价在所有品类中遥遥领先,这也源于其重量法蒸气吸附技术的高精尖特性。这类仪器在环保、新能源和碳捕集的吸附剂材料的气体蒸气吸附动力学、吸附寿命等高端领域应用较多。
典型仪器中标品牌及型号分析
•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
图6.2024年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中标品牌分布(数量)
图6展示了不同品牌的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在 2024 年中标数量的占比情况。国产品牌贝士德的中标数量占比最高为26.0%,其次是进口品牌麦克的中标数量占比为24.9%,位列第二,国产品牌精微高博的中标数量占比为14.4%,占据第三的位置。
品牌 |
中标热门型号 |
平均中标单价/万元 |
贝士德 |
BSD-660 |
41 |
麦克 |
ASAP2460 |
72 |
精微高博 |
JW-BK200C |
26 |
国仪 |
V-sorb 2800TP |
29 |
安东帕 |
Autosorb 6100 |
52 |
华璞恒创 |
PM7520 |
45 |
彼奥德 |
Kubo-X1000 |
35 |
拜尔 |
BELSORP MAX X |
68 |
理化联科 |
iPore 620 |
48 |
• 高压吸附分析仪
图7.2024年高压吸附分析仪中标品牌分布(数量)
图7展示了不同品牌的高压吸附分析仪在2024 年中标数量的占比情况。其中,贝士德品牌占比为30.0%,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国仪品牌占比 25.0%,位居第二;通金品牌占比 15.0%,排名第三。从图中可以看出,贝士德品牌在高压吸附分析仪市场中具有较显著的优势,市场份额领先其他品牌。整体来看,市场份额分布呈现出一定的集中度,贝士德等头部品牌占据了较大比例,进口品牌在高压吸附方面的竞争力较弱。
表2.2024年高压吸附分析仪 热门中标型号
品牌 |
中标热门型号 |
平均中标单价/万元 |
贝士德 |
BSD-PHE |
57 |
国仪 |
H-Sorb2600PCT |
53 |
通金 |
HPSA-auto |
43 |
海德 |
XEMIS |
133 |
• 穿透曲线分析仪
图8.2024年穿透曲线分析仪中标品牌分布(数量)
图8展示了不同品牌的穿透曲线分析仪在2024年中标数量的占比情况。贝士德占比最高,达到了 50%,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显示出其在该领域的强势地位。精微高博品牌占比 18%,位列第二,海德占比 14%,排名第三。显著特点是,技术和产品成熟的多组分竞争吸附穿透曲线分析仪,进口品牌的市场份额较低。该格局可能源于近十年吸附技术发展进步更新较快,进口仪器研发跟进滞后。
品牌 |
中标热门型号 |
平均中标单价/万元 |
贝士德 |
BSD-MAB |
72 |
精微高博 |
MIX100 |
64 |
海德 |
ABR |
145 |
麦克 |
BTA |
139 |
• 蒸气吸附分析仪
图9.2024年蒸气吸附分析仪中标品牌分布(数量)
图9展示了不同品牌的蒸气吸附分析仪在2024年中标数量的占比情况。贝士德的中标数量占比为25.9%,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海德和 SMS 品牌占比均为14.8%,并列第二,麦克和拜尔品牌占比均为11.1%,并列第三。可以看出,贝士德品牌在蒸气吸附分析仪市场的优势,可能源自其重量法原理在气体蒸气吸附动力学功能方面的优势,而其他品牌的市场份额相对较为分散,竞争较为激烈。
表4.2024年蒸气吸附分析仪 热门中标型号
品牌 |
中标热门型号 |
平均中标单价/万元 |
贝士德 |
BSD-DVS |
73 |
海德 |
IGA002 |
178 |
SMS |
DVS vacuum |
120 |
麦克 |
3Flex |
92 |
拜尔 |
BELSORP MAX X |
73 |
市场研究展望
综合来看,气体吸附类仪器设备的前景,呈现出国产仪器发展快速、国内国外品牌各有优势、多品类、多厂家、技术更新迭代快的积极态势。在全球变暖的双碳背景下环境保护的持续推进与钠电、储氢等新能源的不断深入,犹如双引擎有望驱动吸附仪器市场的需求上扬,特别是在吸附分离新兴领域孕育着无限可能。伴随吸附分析仪器市场需求的成熟化、精细化演变,吸附相关的新技术深度嵌入客户的研发、生产与检测流程,为气体吸附类仪器设备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增长动力。
如果您有科学仪器中标分析、市场机遇、政策解读、大规模设备更新等市场研究服务需求,欢迎第一时间联系仪器信息网产业研究团队。
服务链接:
https://www.instrument.com.cn/survey/
服务热线:400-637-7886
电子邮箱:linsp@instrument.com.cn
| 版权:本文部分素材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观点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号立场
| 转载:须本号授权,请联系主编
| 来源:仪器信息网
| 作者:李亚楠
| 责编:安安
| 视觉:长艳 柱子
国产气体吸附仪领跑2024市场,中标量超进口
发布日期:2025-03-03 来源:贝士德仪器 点击量:172
导读:2024年气体吸附类仪器设备中标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大专院校以74.2%采购金额领跑需求,国产品牌表现强劲,中标数量占比42.3%,贝士德在多个品类居首。
买家单位分布:大专院校强势领航
图1. 2024年气体吸附类仪器设备买家单位类型分布(金额口径)
品牌分布:国产品牌势头强劲
图2. 2024年气体吸附类仪器设备中标品牌地区分布(数量口径)
图3. 2024年气体吸附类仪器设备中标品牌地区分布(金额口径)
图4. 2024年气体吸附类仪器设备中标仪器品类分布(数量口径)
如图4所示,为按照数量占比统计的2024年气体吸附类仪器设备中标仪器品类分布情况,其中,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表现抢眼,其占比高达59.3%,超过了2024年气体吸附类仪器设备中标总数的一半,足以看出该仪器在气体吸附类仪器设备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和广泛应用。
图5. 2024年不同品类气体吸附类仪器设备平均中标单价
进一步分析不同品类气体吸附类仪器设备的平均中标单价,可以发现,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平均中标单价相对适中,为45.6万元。这得益于其技术的成熟度,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市场验证,该仪器的生产工艺已相对稳定。
高压吸附分析仪的平均中标单价为72.3万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源于该设备对可靠性的特殊要求。
穿透曲线分析仪平均中标单价为 85.0 万元,因其部分中标价格包含了在线质谱,所以平均单价较高。穿透曲线分析仪技术复杂度较高,在碳捕集、环保行业尾气处理、新能源领域等中的吸附剂的性能评估和工艺参数评价中应用广泛。
蒸气吸附分析仪的平均中标单价为100.9万元,该类型包含了重量法和容量法两种原理的气体蒸气吸附分析仪,重量法原理的吸附仪价格较高,所以使其平均单价在所有品类中遥遥领先,这也源于其重量法蒸气吸附技术的高精尖特性。这类仪器在环保、新能源和碳捕集的吸附剂材料的气体蒸气吸附动力学、吸附寿命等高端领域应用较多。
典型仪器中标品牌及型号分析
•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
图6.2024年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中标品牌分布(数量)
图6展示了不同品牌的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在 2024 年中标数量的占比情况。国产品牌贝士德的中标数量占比最高为26.0%,其次是进口品牌麦克的中标数量占比为24.9%,位列第二,国产品牌精微高博的中标数量占比为14.4%,占据第三的位置。
品牌 |
中标热门型号 |
平均中标单价/万元 |
贝士德 |
BSD-660 |
41 |
麦克 |
ASAP2460 |
72 |
精微高博 |
JW-BK200C |
26 |
国仪 |
V-sorb 2800TP |
29 |
安东帕 |
Autosorb 6100 |
52 |
华璞恒创 |
PM7520 |
45 |
彼奥德 |
Kubo-X1000 |
35 |
拜尔 |
BELSORP MAX X |
68 |
理化联科 |
iPore 620 |
48 |
• 高压吸附分析仪
图7.2024年高压吸附分析仪中标品牌分布(数量)
图7展示了不同品牌的高压吸附分析仪在2024 年中标数量的占比情况。其中,贝士德品牌占比为30.0%,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国仪品牌占比 25.0%,位居第二;通金品牌占比 15.0%,排名第三。从图中可以看出,贝士德品牌在高压吸附分析仪市场中具有较显著的优势,市场份额领先其他品牌。整体来看,市场份额分布呈现出一定的集中度,贝士德等头部品牌占据了较大比例,进口品牌在高压吸附方面的竞争力较弱。
表2.2024年高压吸附分析仪 热门中标型号
品牌 |
中标热门型号 |
平均中标单价/万元 |
贝士德 |
BSD-PHE |
57 |
国仪 |
H-Sorb2600PCT |
53 |
通金 |
HPSA-auto |
43 |
海德 |
XEMIS |
133 |
• 穿透曲线分析仪
图8.2024年穿透曲线分析仪中标品牌分布(数量)
图8展示了不同品牌的穿透曲线分析仪在2024年中标数量的占比情况。贝士德占比最高,达到了 50%,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显示出其在该领域的强势地位。精微高博品牌占比 18%,位列第二,海德占比 14%,排名第三。显著特点是,技术和产品成熟的多组分竞争吸附穿透曲线分析仪,进口品牌的市场份额较低。该格局可能源于近十年吸附技术发展进步更新较快,进口仪器研发跟进滞后。
品牌 |
中标热门型号 |
平均中标单价/万元 |
贝士德 |
BSD-MAB |
72 |
精微高博 |
MIX100 |
64 |
海德 |
ABR |
145 |
麦克 |
BTA |
139 |
• 蒸气吸附分析仪
图9.2024年蒸气吸附分析仪中标品牌分布(数量)
图9展示了不同品牌的蒸气吸附分析仪在2024年中标数量的占比情况。贝士德的中标数量占比为25.9%,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海德和 SMS 品牌占比均为14.8%,并列第二,麦克和拜尔品牌占比均为11.1%,并列第三。可以看出,贝士德品牌在蒸气吸附分析仪市场的优势,可能源自其重量法原理在气体蒸气吸附动力学功能方面的优势,而其他品牌的市场份额相对较为分散,竞争较为激烈。
表4.2024年蒸气吸附分析仪 热门中标型号
品牌 |
中标热门型号 |
平均中标单价/万元 |
贝士德 |
BSD-DVS |
73 |
海德 |
IGA002 |
178 |
SMS |
DVS vacuum |
120 |
麦克 |
3Flex |
92 |
拜尔 |
BELSORP MAX X |
73 |
市场研究展望
综合来看,气体吸附类仪器设备的前景,呈现出国产仪器发展快速、国内国外品牌各有优势、多品类、多厂家、技术更新迭代快的积极态势。在全球变暖的双碳背景下环境保护的持续推进与钠电、储氢等新能源的不断深入,犹如双引擎有望驱动吸附仪器市场的需求上扬,特别是在吸附分离新兴领域孕育着无限可能。伴随吸附分析仪器市场需求的成熟化、精细化演变,吸附相关的新技术深度嵌入客户的研发、生产与检测流程,为气体吸附类仪器设备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增长动力。
如果您有科学仪器中标分析、市场机遇、政策解读、大规模设备更新等市场研究服务需求,欢迎第一时间联系仪器信息网产业研究团队。
服务链接:
https://www.instrument.com.cn/survey/
服务热线:400-637-7886
电子邮箱:linsp@instrument.com.cn
| 版权:本文部分素材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观点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号立场
| 转载:须本号授权,请联系主编
| 来源:仪器信息网
| 作者:李亚楠
| 责编:安安
| 视觉:长艳 柱子